|
|
伦理道德论文 |
|
4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和合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 关键词:和合文化、爱有等差、宗法等级、夷夏之防 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近年来已 |
804 |
1-2 |
|
4论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 |
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我们平时谈孔子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美学思想,其实,在孔子那里,它们是不分的,而是真、善、美合一。这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孔子的真善美合一说,集中体现在他的礼乐观之中。 孔子的美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 |
801 |
1-2 |
|
4主客二分而不“裂”: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本质区别 |
一 这似乎是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信念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式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的,是“天人合一”的。比如,张岱年说,“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中国是“天人合一”的,而西方则是主客二分的,“西洋人研究宇宙,是将宇宙视为外在的而研究之,中国哲人的宇宙论实乃以不分内外物我天人为其根本见地”[1](P7)。成中英认为,西方思想的起点是“主体自我 |
480 |
1-2 |
|
4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
伦理研究必须从存在出发,从人出发。人的宇宙地位和尊严根源于存在,具体而言,根源于人与其他类存在相比较而具有的价值论高度。人的这种地位和尊严又是人依靠其实践本质来获取并得以维持的。伦理学的实践品格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伦理学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作为人我们应当做什么”,其中的“什么”,如N·哈特曼而言,是一个未出场的、先验的价值领域。这是伦理实践(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实践)具有真正创造性、创 |
735 |
1-2 |
|
4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 |
一、引言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一个在伦理学中,尤其是在效用主义中,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即“实然/应然鸿沟”问题。对“实然”与“应然”间区别的重视是由大卫·休谟首先提出的。(注:David Hume,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P.469.)有些伦理学理论主张道德有一 |
397 |
1-2 |
|
4伦理:现代管理的应有追求 |
管理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管理,管理是人类社会生活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否则人类的社会生活就是混乱无序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人类的管理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历史阶段即管理的现代阶段。现代管理的发展表现为系统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人本化等特征,也就是说,现代管理已不是单纯依靠技术的管 |
573 |
1-2 |
|
4全球化与伦理学的与时俱进 |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就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毫无疑问,中国进入全球化进程是必要的、合理的,而且其积极效应也不只限于狭义的经济领域,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选择过程,表现为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挑战,包括伦理道德的挑战,要求我们有正确的应对措施,否则也可能掉入“陷阱”。这种状况,对于我国伦理学工作者来说,也就提 |
460 |
1-2 |
|
4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历史可能性的证明 |
一、“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的伦理学 在科学分类中,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伦理关系历来都被看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在一种有着相似文化类型的社会中,大致有着相类似的伦理关系,以及由这种伦理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类型。即使同一文化类型的社会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往往表现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社会的存在来说,往往还是相对表面的现象,在更深的层次上,他们的伦理关系、社会 |
402 |
1-2 |
|
共 64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8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