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德育贴近生活有哪些基本途径 |
随着高校收费制、学分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居住分散,班级管理变化,原有的单纯依靠集中进行的德育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时间,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使德育目标、内容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的内容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在新的时期,德育贴近生活已成为当代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德育 |
侯文华 |
689 |
3-17 |
|
4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 |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它们具体表现为: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以及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而来的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高校德育要摆脱困境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高校德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活为本、以课程为中心、学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化;高校德 |
刘志山 |
720 |
3-17 |
|
4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 |
[摘要]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德育;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
496 |
3-17 |
|
4浅谈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
[摘 要]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公寓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公寓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心。本文从突出公寓管理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扎根于公寓,从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机制的作用,使管理者的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 大学生公寓管理 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是近几年高校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 |
489 |
3-17 |
|
4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思考 |
[摘 要] 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党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为此,应创新机制,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等作为机制创新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机制 创新 2000年,教 |
钟海连 |
479 |
3-17 |
|
4学生社团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 |
[摘要]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研究与构建和谐校园相适应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社团是相对独立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把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使它在保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学生社团 和谐校园 载体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许齐芳 奕… |
742 |
3-17 |
|
4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
[摘要]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并提出认真研究这些挑战,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育 挑战 对策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 |
余少绚 洪… |
979 |
3-17 |
|
4对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 |
[摘要]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 创新观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 |
曾春水 |
557 |
3-17 |
|
共 102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13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