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理论论文 |
|
4艺术的黄昏与黎明 |
关键字:艺术终结 读图时代 黄昏与黎明 进入新的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等的“终结论”思潮。这股思潮对文学艺术界冲击很大。它像“梦魇”一样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如何面对这种现实?这股思潮何以存在?它是否预示着文艺的终结?迫切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予以理论上的回答。 |
李衍柱 |
704 |
1-8 |
|
4现代历史理性的遗落与重拾 |
摘要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内地电视历史剧,通过泛政治寓言化叙事构成了对强国盛世、改革除弊、反腐倡廉、以民为本等主流观念的历史镜像式隐喻。泛政治寓言化历史剧是文化消费主义与政治教化主义的奇妙混合,通过对民众政治心理的疏导和对政治生态失衡的调整,巩固了大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效忠臣属关系。在艺术层面,其历史实用主义倾向导致了主题单一、题材片面和狭隘的民族历史视野等缺失。在文化层面,虽然注意到了 |
姚爱斌 |
423 |
1-8 |
|
4对现状的思考和艺术家的责任详细内容 |
一,现状在迅速变化的当代社会背景下,艺术也在不断变换自己的角度和角色,从表面现象看来,它所涉及的范围已渗透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百花齐放”的表象是否真的意味着文化的繁荣和精神的富有?还是另有值得探究和质疑的表象掩盖下的真实情况。 当代艺术的多元性,以及媒体的迅速更新,给人造成了某种误解,即: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更新,使艺术家不需再花很多功夫去培养技艺以及在精神上的修养,而是只需要能想出来一个新的 |
邱黯雄 |
515 |
1-8 |
|
4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详细内容 |
中文摘要 叙事是人类组建意义世界最重要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观念的演进,行为艺术成为一种新的身体叙事形式,身体成为新的叙事载体。与从前的叙事方式相比,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在叙事人称、视角、叙事进程、叙事语言方式都做出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
田甜 |
524 |
1-8 |
|
4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详细内容 |
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一方面违反美与艺术的开放的本性、一方面也已经不合时宜。此外,对于被决定论折磨得很苦的我们,摆脱定义的束缚也是一种诱惑。但我还是想探索一下这类问题。我觉得,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为了论定我们的自我,我们需要定义。下定义,也就是设定自我,寻找立脚的土地,寻找出发点。我不知道,没有自我,我们将何以前进。所以我想从艺术概念的基本层次入手,清理、概括一下自己的有关想法。 &n |
692 |
1-8 |
|
4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详细内容 |
一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 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 |
526 |
1-8 |
|
4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详细内容 |
1 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 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美感是感性的;2 、美感是理性的;3 、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 “感性”一词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有关的美感讨论中,通常或指不假概念、 判断、推理的直接性(如克罗齐) |
579 |
1-7 |
|
4艺术试论详细内容 |
「艺术」,是人人都知道,且经常使用的字眼。但只有少数在此范畴中深入研究的专家,或艺术家敢于自称了解它的意义及意指。当然,也有某些我们不便同意的论据;我们也看到许多互相指称「误解」,甚至直斥为「伪艺术」的情况。要从这些众说纷纭的论述当中,求取一个确定的答案,或找到自己可以毫无疑惑依循的中心思想,是极不容易的。 尽管我们不能十分清楚,艺术究竟 |
473 |
1-7 |
|
共 62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8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