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哲学论文
4 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一、 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 1903-1993)是国际学术界研究诺斯替主义的著名学者,对古代诺斯替主义的哲学式研究的开创者。他的《诺斯替宗教》一书动笔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才于五十年代完稿,岂今仍然是诺斯替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1)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约纳斯同时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
张新樟
356
5-29
4 对永恒生命的模式及意义的反思
摘 要:人类生命的延续问题,在当代生命科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已得到较为切实的解答。人类生命的延续沿着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两条途径进行。人类的个体有生有死,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个体不能永生。但是,人类的个体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把自己的生理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又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把文化的信息代代相传。文化遗传是人类特有的,人类永生的意义应该在文化遗传中去寻找。 关键词:宗教伦理;生物遗传;文化遗
张庆熊
437
5-29
4 我们如何接近事物?
我们如何接近事物?一般人并不经意如此愚拙的问题,但艺术家和思想家却是严肃地对待这种“愚拙”的人。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愚拙”,我今天来这里,想与各位艺术家讨论一位以一种愚拙的方式处理了这个愚拙的问题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就是海德格尔,而这种方式就是现象学。 大家都知道,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原则是“面向实事本身”(或译“面向事情本身”),它被称为“一切原则中的原则”。它的意思说白了就差不多
孙周兴
414
5-29
4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关键词:谢林—先验唯心论 直观 意识 同一性 提 要: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把全部哲学表述为意识的发展,涵盖了从原始自我到理智直观、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从自然合目的论到艺术哲学的全过程,最后到达自然和精神的绝对同一性。谢林开创的这种思想和方法对黑格尔具有重要的范式作用,极大地推动德国古典哲学
谢地坤
356
5-29
4 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
20世纪即将结束,当人们回顾这一个世纪的哲学情形时,不免深深感到人们并未摆脱“物自体”,“本体”的困惑和萦绕。 不错,人们以为早已告别了“物自体”,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似乎早将康德的“物自体”“消化”掉了:“本质”通过“现象”“显现”出来,于是有“现象学”——“显现学”、“现象学”到了现在,胡塞尔扬弃
叶秀山
401
5-29
4 至上性追求中个人的哲学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以西方哲学史上几位哲学家对人的问题的理解为例来探讨人在哲学中特别是形而上学中的地位。首先笔者阐明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说明哲学是通过形而上学探寻和表达人的意义的。其次提出哲学的本性是对话性。再次,阐述人的本性的神圣性就是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本性,再次,通过对分析哲学的批判来说明真正的哲学离不开活生生的个人。最后,通过对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考察,澄清现代人的哲学追求。
杨 冬
388
5-29
4 真理:在哲学与神学之间
现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帕克教授(Dr.J.I.Packer)在其《现代真理的实质》(The Substance of Truth in the Present Age,in:CRUX:March 1998/Vol.ⅩⅩⅩⅣ,No.1)一文中,为维护基督教的真理一元论、反对后现代的真理多元论而作出了精彩的、令人钦佩的论证。
邓晓芒
372
5-29
4 基督教的上帝观:三位一体神学的东方与西方
一、 认信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特质,然而三一神学不是其发展始初就已完备的基本教义。经过相当长的发展时期,中间历经极为复杂的挑战、辩论和规范过程,东西方教父始在公元325年确立了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并经过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的某些增删,最终确立了三一神学的正统表达,
石敏敏
367
5-29
共 78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3 /10 页 8 篇论文/页 转到: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