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逻辑学论文 |
|
4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 |
在高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不止一次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说,别人的思想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在讨论中,争论双方看法不同而又不能说服对方。如果认为别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则回答不了“别人的思想属于意识还是物质”这样的发难。认为属于物质显然不对,承认是意识又似乎同客观存在的含义相矛盾。如果认为别人的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又反驳不了“难道别人的思想不是在你的意识之外存在的”这样的诘难。 争论双 |
1644 |
9-2 |
|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演变脉络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对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后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发展状况怎么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必须高举辩证唯物主义的大旗,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本文拟就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脉络作一简介,望同仁赐教。 一、辩证法的历史演变 辩证法,源出希腊文,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 |
不详 |
1191 |
9-2 |
|
4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相对主义 |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这样预言:“我所陈述的是最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我描述那即将到来而又不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定会到来。首先是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一切事件中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意义’,因此寻找者最终失去了勇气。”并非尼采一手造成了虚无主义的发生。他只不过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其实这一事实到来的酝酿与征兆由来已久。照海德格尔看 |
周 濂 |
611 |
5-30 |
|
4论过时的生产范式 |
只要现代性理论以反思哲学的基本概念,诸如认识、意识和自我意识等,作为自己的取向,那么,它就与理性或合理性概念之间有着一种显著的内在联系。但它和实践哲学的基本概念,诸如行为、自我生成以及劳动等之间的关系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当中,实践和理性,生产活动和合理性等概念的规范内涵仍然还有着不易发觉的盘根错节的联系。但是,这一联系到了20世纪20年代已有所松动:此时此刻,葛兰西 |
哈贝马斯 |
463 |
5-30 |
|
4“先天性”与“必然性”----克里普克对康德的错误“发展” |
导言 “先天的(a priori)”是康德首先在哲学上予以精心刻画的重要概念,自那以后,“先天的就是必然的”几乎已经成为哲学中的定论。康德认为,虽然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始于经验,但是却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存在有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这就是先天的知识1,这是康德对“先天的”这一概念的最初说明。康德区分“来自”经验的知识与“先天的”知识,乃是因为在他看来,经验不能提供真正的 |
王希勇 |
592 |
5-30 |
|
4一个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框架 |
摘要:本文从Poole的信念出发:非单调性并不是逻辑系统的问题,而是假设集的问题。接下来介绍了现量、比量和因明论的概念,并把它们分别对应为事实、逻辑和假设推理系统。文中认为,因明论提供了一个演绎推理和假设推理的统一框架,并使用因明论解释了Hampel悖论。接着,文中给出了因明论的形式化定义和若干定理,重点基于“可诱导”和“可允许”这两个概念。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因明论相对Poole系统的优点被讨 |
庄朝晖 |
558 |
5-29 |
|
4悖论――自引用――不一致――无 |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Albert Einstein &nb |
庄朝晖 |
565 |
5-29 |
|
4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 |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可以粗分为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在当代,可以说是现象学解释学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就我所见,在本世纪,海德格尔是前一传统最重要的人物,维特根斯坦是后一传统最重要的人物。 这两位哲学家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出生在1889年。即使不相信生辰八字,这个事实仍可能满重要的。例如,共同的时代背景可以部分说明怎么 |
陈嘉映 |
564 |
5-29 |
|
共 46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6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