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中国论文 |
|
4转轨与转型及双轨制的并轨 |
内容提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出现以过价格双轨制为主的“旧双轨制”,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新双轨制”在“旧双轨制”的消失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延续和滋生,其存在导致在缺乏监督和大众参与的公共权力及其背景者,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和远未市场化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体系之间,以及在国有企业的产权垄断定价和无序转让中寻租,并形成改革的两大阻力,正加大我们的改革成本,阻碍市 |
孔善广 |
439 |
5-28 |
|
4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析框架 |
内容提要:从一般价值导向看,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具体表现是:有等级,无平等;有强势,无弱势;有传统,无创新;有人治,无法治;有礼节,无理性。在现实层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权威主义、机会主义、平均主义、血缘主义、功利主义。在宏观的社会效果方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坏人,不利于好人;有利于熟人 |
宋圭武 |
538 |
5-28 |
|
4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侧记 |
由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和《文学评论》编 辑部联合召开的“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于今年11月2-3日在江 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湖北、福建、新 疆等地的三十多位学者出席会议,并就当前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生产机制,最近十年的文 &nb |
483 |
1-28 |
|
4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 |
近年以来,海派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深入研究造成了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的认识 。这两种文学形态正好都是长期被有意无意地排斥、遮蔽,不见于文学史家的笔端的。 现在我们知道,非主流的文学并非没有生命力。经过“五四”新文学家们严正口诛笔伐 的鸳鸯蝴蝶派,到了20年代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增长,这有资料为凭。(注:据范伯群 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七编“通俗期刊编”(汤哲声执笔)有关统计,仅19 21 |
445 |
1-28 |
|
4中国文化发展浅析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为文化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中国正因为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较快,使原来贫困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经济、文化强国。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1 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析 1.1 |
陈金莲 |
1697 |
1-26 |
|
4浅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与艺术化教育 |
摘 要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特有的织造工艺,其纹饰和色彩瑰丽,制作繁复而精细。试图从新的观念:符号学、图像学等方面研究土家族织锦这一民间文化现象,并指出作为文化承载物的土家织锦在社会教化、民族历史、色彩心理、纹饰形成等诸多深层次的作用。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消费 现代社会 艺术化教育 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地大山中,在土家族聚居的地区广泛流传着一种特有的织 |
覃 莉 |
695 |
1-22 |
|
4分化与融合――从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思考未来设计的趋势 |
未来中国的设计将走向何处,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每一个设计者乃至社会大众都迫切想要找出答案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随社会不断的现代化,文化也在现代性方向转变。“设计”,虽然是个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行为和意识,但严格的设计,应当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概念。自从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出现,自觉的设计的行为就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今天的设计问题,也不仅仅是 |
586 |
1-17 |
|
4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
人是观念的动物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不仅是吃饭的动物,而且是观念的动物。人靠食物充实自己的肚皮与躯体,靠观念与信仰充实自己的灵魂与思想。而一切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认识自我的观念。换句话说,人类不是在食物的摄取中提升自己,而是在观念的升华中提升自己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不断重新认识自身的过程。新的观念通 |
刘军宁 |
660 |
1-9 |
|
共 74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0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