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文化论文 |
|
4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活动主要有“日常抵抗”、“依法抗争”和“以法抗争”三种形式。其中“以法抗争”这种新型的农民维权活动在方式和内容上都表现出明确的主动性和政治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农民从诉求外部力量的上访请愿向依靠自身组织起来维权的转变,对于中国农村政治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维权活动 抗争形式 政治目标 农民组织 一、有关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 |
于建嵘 |
9861 |
2003-11-6 |
|
4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 |
——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 一、引论 近二十余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稳定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又是怎样的变化?如所周知,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特别是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研究者曾表示:中国农民闹不起大事,农村不可能出大事,所以,农村稳定问题并不可怕。[①]有学者进一步认为,由于缺乏知识分子的“加盟”,农民在近一个时期内是难以闹起大事的。[②]不过,多数研究者却近于一致地认为农村稳定的形势已 |
肖唐镖 |
9892 |
2004-4-29 |
|
4中国农村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政治的基本状况是: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乡镇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而如何解决乡镇政 |
于建嵘 |
10040 |
2004-5-5 |
|
4《智取威虎山》的再现与文化认同 |
在现在的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1 ──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1966-1976)系一场「政治」与「文化」的革命。做为「政治」革命,主要为了打倒党内以刘少奇为代表的资 |
林荣基 |
9805 |
2003-11-6 |
|
4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命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殖民体系的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也逐渐随之消退,民族 |
汤一介 |
10106 |
2004-4-29 |
|
共 61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8/8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