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主制度论文 |
|
4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 |
406 |
8-6 |
|
4合约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分析 |
[ 摘 要 ] 现实中的行政体制和外部制度环境等制度因素,是诱致地方政府完全从辖区收益最大化出发,使要素配置本地化和保护本地市场等非合意后果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制度因素的角度考虑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将有益于把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后果由非合意引向合意。
[ 关键词 ] 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分析; 政策选择
一 、 问题的提出
|
黄轲 |
446 |
5-29 |
|
4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
摘 要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 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重构地方政府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体制创新 制度分析 一、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党 |
刘永高 |
532 |
5-29 |
|
4“大学生代议制度民主”理论的重要意义初探 |
摘要:如何完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当今宪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对已提出的问题如何具体操作深化上,随着法制文明与教育理念的进步,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大学生代议制民主”这一理论以及建议发展完善“身份代表制”,拓展了我国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视野,是对人大制度完善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的新理论。它的深化研究将促进整个人大制 |
任洋 |
462 |
5-25 |
|
4论选举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 |
[摘要] 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是弃权的两种形式,只有主动弃权才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体现,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二者在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以及选民对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正确认识和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弃权 主动弃权 被动弃权
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是 |
郑明怀 |
401 |
5-25 |
|
4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又一制度创新实践 |
摘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任方式的改革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应然要求、具体表现和重要内容。遂宁市船山区进行的“三票制”公推直选桂花镇党委书记的创新实践,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关键词:基层民主 “三票制”公推直选 制度创新 遂宁市船山区 农村 |
任中平 胡… |
446 |
5-24 |
|
4搞好两个民主选举建立中国特色民主监督政治体制 |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要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就必须要创建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政治体制。推进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政治体制,需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政治体制,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政治体制,特别是需要首先 |
霍宪森 |
481 |
5-24 |
|
4博弈论视角下的人大代表选举问题 |
摘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根本制度。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民主基础不够的问题。比如,民主和平等的选举原则有待于深入贯彻,选民对代表不便进行有效监督,选民素质与民主选举要求有一定距离,选举制度的某些规定不科学、不完善,各级人大代表数量过多,影响人大职能的发挥,等等。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一、法理层面上选举问 |
李占乐 刘… |
430 |
5-23 |
|
共 104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3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